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低碳环保 >  生态园地 >
快捷导航>> 农业碳中和 生态园地

以“五个聚焦”为抓手,创新环城生态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编辑:admin 文章类型:生态园地 发布于2023-08-07 14:10:38 共250人阅读 分享到
文章导读

       成都兴城集团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将环城生态公园打造成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功能性、支撑性项目为目标,高品质呈现幸福美好生活空间,打造世界最大、最具特色的城市环状公园;创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着力构建最具投资价值生态产业平台,不断探索公园城市发展实践和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成都经验”,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力量。...

以“五个聚焦”为抓手,创新环城生态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图1)

青龙湖

 

       成都兴城集团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将环城生态公园打造成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功能性、支撑性项目为目标,高品质呈现幸福美好生活空间,打造世界最大、最具特色的城市环状公园;创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着力构建最具投资价值生态产业平台,不断探索公园城市发展实践和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成都经验”,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力量。

 

一、改革创新背景

       (一)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成都市制定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战略,确立了全面建设天府绿道体系目标,拉开了高质量打造环城生态公园的序幕。

 

       (二)新格局下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新谋划。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成都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为成都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4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对外公布,强调“要推进多维度全域增绿,建设以‘锦城绿环’和‘锦江绿轴’为主体的城市绿道体系,完善休闲游憩和体育健身等功能,为城市戴上‘绿色项链’”,这些都为创新推动环城生态公园建设运营提供了重要指引。

 

       (三)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实践的新探索。环城生态公园位于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7大楔形地块,整体统筹生态用地133.11平方公里。由2003年城市总规编修划定的198平方公里“限建区”深化演变而来,大致经历了建立永久性生态绿地隔离带的城乡一体化阶段,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阶段,打造具备生态保护、水资源调蓄、休息运动、文化景观、城市应急避难功能和现代服务业功能的环城生态区阶段,构建顺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展现天府文化的环城生态公园阶段,体现了成都市营城理念不断创新和生态文明实践持续深入,是成都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载体和实践案例。

 

二、改革创新工作举措

       (一)聚焦全域绿道打造,强化生态产品供给,有效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动绿道、桥梁、特色园建设,已建成绿道650公里、特色园19个、林盘院落58个,有效塑造城市美好形态;整体连贯、全环闭合的100公里一级绿道及沿线78座桥梁全面贯通,以多样化生态产品供给有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生态效益来看,通过水生态修复、生物保育等方式,构建多彩生物共生空间,有效保持生物多样性。例如:青龙湖湿地公园水域面积超过4000亩,现已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库区野生鸟类220余种,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在繁华的都市中形成了野生鸟类在栖息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典范。

 

       (二)聚焦绿色产业布局,有效释放绿色红利,创新经济价值转化路径。与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单位、高校合作,形成《成都市环城生态区GEP核算技术规范》等研究成果,为探索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政府引荐、专项推介会等方式,做大做强生态产业链,对接商家4700余个,落地新加坡侏罗纪恐龙岛西南首店等等特色生态商业项目110余个,产业布局加快成型成势;开展“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国际啤酒节”等特色IP活动610余场,持续打造独立戏剧、电影节、越野车露营节等多元生活休闲方式,在满足市民游客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有效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探索构建成都环城生态公园GEP核算体系构建及碳汇市场交易、碳中和交易,2022年实现四川首单生态保护CDCER交易,实现生态价值创新性转化新突破;创新构建“农场+商业”“农场+学校”“农场+乐园”等新型商业模式,打造以农耕体验、认种认养、户外研学等为主的都市农业品牌,彰显绿色发展经济价值。

 

       (三)聚焦都市耕地保护,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依托10.1万亩农田整治区,推进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环城生态区耕地保有量增加至10万亩以上;目前已基本建成超大城市近郊5.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典范区,坚持以“五良十化”为导向,探索高效多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预计农田整治全面完成后每年将为成都中心城区市民提供优质粮油果蔬产品约10斤/人。植入种子博物馆、农业科普展示中心等农业特色项目,组织策划农田艺术节、认种认养等特色活动,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打造全国土地综合整治成都样本提供绿道经验。

 

       (四)聚焦园区智慧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智慧蓉城建设。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 “一心一网两平台”智慧绿道体系,有效应对环城生态公园管理、安全、成本、服务、产业等五大方面挑战,让公园更智慧、更安全、更美好。建成天府绿道智慧指挥中心,并通过将智慧物联杆、电流监测传感器、门体状态探测传感器、倾角传感器4类2372个设备数据接入智慧蓉城平台体系,截止2022年12月底已积累全场景用户数超240万,服务市民游客超2400万人次,处理市民群众关于绿道建设、游玩等各类请求1700余万次,快捷智能满足市民游客应急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绿道方案。

 

       (五)聚焦运营管理创新,立足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创新探索“两个平衡模式”,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经测算,环城生态公园可实现周边土地商业价值提升约1000亿元,以此可平衡项目前期建设投入;项目建成后,通过自营、联营、合资合作及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全方位植入生态农业、餐饮零售、酒店演艺、活动赛事、景区交通等消费场景,可覆盖项目运维费用,实现项目“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创新构建“双实现模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场景美学价值实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搭建涵盖城市韧性、生态总值、双碳助推、空间品质、场景营造、智慧治理、普惠共享等七大评价指标矩阵体系的“双实现模型”,重构公园城市综合价值体系,为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成都经验”。

 

三、改革成效

       (一)城市内涵更加丰富,有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市民群众需求出发,通过不断优化设计理念,推动园区景观、文体设施等优化提升,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通过连通“河湖网”,串联“公园链”,推动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机生长,全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成都;以土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抓手,通过“减低效建设用地、减污染排放,加生态空间、加乡村发展”等形式做好“加减法”,不断扩容生态空间,助力成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环城生态公园项目先后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世界人行天桥铜奖等多项国内外设计类奖项。

 

       (二)转化渠道更加多元,加快推动城市绿色经济更具活力。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通过环城生态公园丰富生态本底,吸引各类优质文旅项目落地落户,有效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荣获新华网第八届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论坛2021最具投资力文旅项目,“百公里一级绿道”骑行线路获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公园绿道场景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治理服务有机统一、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环城生态公园智慧绿道项目获2022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区杰出中小企业大奖,以实际行动赋能智慧蓉城建设。利用环城生态公园农业优势,高质量建设环城生态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开放特色农事体验等新消费业态,有效丰富产业形态,推动环城生态公园释放整体吸引力,筑牢中心城区“菜篮子”“米袋子”,环城生态公园获评市级三星级粮油产业园。

 

       (三)区域价值不断提高,幸福蓉城的城市特质更加鲜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理念,结合《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以北湖未来公园社区、青龙湖未来公园社区等首批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园形态与社区肌理相融,打造市民高品质生活新空间。《青龙湖未来公园社区城市设计方案》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风景园林奖”。通过将环城生态公园133平方公里园区管理融入成都新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布局,加快推动社区旅游场景、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建设,形成“社区+景区”“社区+公园”“社区+消费场景”的核心吸引物体系,实现城市高效能治理,成为国际化成都新窗口,企业先后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成都市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

标签: 生态园地

相关文章

分享本站到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会展网 备案号:京ICP证020160号(一)-3 chinafair.com.cn